2009年12月13日

當我的女兒好不好

不太長不太短的日子,回到了台北。

台北還有熟悉的低低暗暗的天空,一付要哭不哭的臉,氣味也是濕的。我把毛衣脫掉,卻被父親念,感冒還穿這麼少。其實...其實....這就是上飛機那天零度的穿著,二十度真的是太熱了。

距離並不是靠近就會靠近,我們各自在不同的天空下生活著,不同的溫度,不同的風向,儘管心理上還是那麼的親近,不可否認我們的感知望向的也不會再是同處了。

父親也不知道煮什麼給我吃,以往可能有牛肉麵之類的選項,但現在對他而言真的困難,他不想放棄拿手菜但也不能逼著我吃,只好拿出大姊帶回家來的炒米粉,熱了吃,回台的第一餐,不知是沒胃口還是怎麼著,有點吞嚥困難地勉強吃完了,我心裡說告訴自己不要這麼挑食,因為我也很不喜歡聽到從國外回來的人姿態高高地嫌東嫌西,氣候不對,環境很髒,人很吵之類的。回來是因為有著牽掛,有牽掛在的地方,就是好地方。

媽媽回家後也想吃一點米粉,嚐了一口,就吐了出來,原來米粉放太久已經壞了。我跟她說我剛吃了一整碗。媽媽不可置信地問? 妳吃不出來嗎?

我呫嚅......因為.....因為我以為我的味覺已經改變,因為不想第一餐就抱怨,還有因為我真的很想念在家吃飯的感覺。愚痴大概說的就是我這種狀況。而我看父親好像有點不好意思,讓我第一餐就吃到壞掉的菜,我說放心啦!本來就沒胃口,況且還蠻有益於長途飛行後的腸道蠕動健康。

大姊晚上十點多也到了家,她的頭髮剪得好俏麗。我們兩個嘰嘰喳喳說了一堆話,我拿出禮物給她,要她趕緊試穿,媽媽在旁頭念著,那麼久不見,姊妹要互相抱一下啊!她不抱則已,一個懷抱把我摟了過去,開始用力地拍打我的背。咳咳,她在給我實施哈姆力克急救法。

有一種思念的方式,是這麼羞怯又這麼誇大,是那麼深地不說出口,我感受到了。

我們聊著聊著,媽媽盯著我的布丁頭,說:我幫妳染頭髮好不好,妳現在的頭髮很糟。

我又再度呫嚅了,嗯,耶,那個..我知道,所以我(打算明天去忠孝東路弄一下),後面的話還在嘴裡,媽媽就推銷起一種農產品,她買了一種有機的染髮劑,加上一顆雞蛋,和一些白醋,...雞蛋,我吞了口口水,媽其實我想(我想找設計師弄一下,還有我不想染成一個阿桑,雞蛋很好吃但不是用來染頭髮的),話還是隱沒在媽媽起身忙碌調染劑穿梭中。

我想起來,出國前都是我幫媽媽染的髮,這段時日,誰幫她染?

媽媽一邊幫我染髮,一邊說起日常瑣事,我很專心地聽,對遠行者來說,聆聽也許是能從遠方帶回給親人最好的禮物。她說起經常睡不好覺,擔心我還有家裡的經濟情況什麼的。不過今天她很開心。她問我,當我的女兒好不好啊?

我望著鏡中凌亂的髮絲,媽媽奮力地梳著,一次,兩次, 梳得太陽穴很緊。我的眼眶也很緊。我已經長大了,有自己的品味,有自以為對的信念,曾經以"我"和"她的女兒"的身份相互衝撞。一次,兩次。

我不能說我沒有獅子面對嬰兒的狂傲過。你們懂什麼?你們跟不上時代,你們把我當成隸屬品....。

在自我追尋的道路上,犯過一個錯誤,自以為充分成為自己和與服膺社會標準是對抗的。敵意讓我找了條侷限的路,離開。

離開也是好事,我才懂得溫柔能讓我更貼近自己,溫柔才能讓我真正接近最難的課題。面對時時刻刻相處的家人,我們最需要對他們好的人。

其實我不知道當妳的女兒好不好,因為也沒機會當過別人的女兒。加上我們也常常拌嘴,但是,但是。

我也不知道誰的媽媽會願意在星期六晚上加班後,打了雞蛋,加了白醋,就這麼一絲一絲細心地幫女兒染起頭髮。直到半夜十二點。

我還不知道在這個世界上能跟誰有這麼深的牽絆,即使我那麼想要時尚的頭髮,但卻在妳的手下依舊過著安然的幸福。

這個答案說出來都太俗氣了。

媽媽是媽媽,果然又追問了更俗氣傻氣的問題。

那下輩子還要不要作我女兒?

這個.....

2009年12月7日

最好的時光

Should auld acquaintance be forgot, And never brought to mind
Should auld acquaintance be forgot,
And days o’ lang syne!



老朋友怎能忘記,不時刻記心中,

老朋友怎能忘記,過去的好時光。

我們曾漫步小山崗,那野菊分外香。

但如今我們去流浪,再也沒有那好時光。

我們曾蕩槳小河上,從日出到斜陽。

但海浪將我們分隔開, 再也沒有那好時光。

親愛的快來乾一杯,為過去的好時光。

來為那友誼乾一杯,為過去的好時光。
                                                                    --Robert Burns


錯過了一班前往紐約的巴士,等在候車亭裏,想著即將看到妳們,心裏溫暖又平靜。我要回家了,妳們是我的家。

下一班巴士裡瀰漫著一股消毒水的味兒,一幕幕的費城往後退去,一幕幕的現在映入眼簾來,紐澤西的天色已暗,我也昏昏欲睡。

睡去時想起這是認識的第七年,人生的輾轉在世界各地與妳接軌。我們是不是背地了牽了一條線? 當妳笑的時候也拉著我嘴角上揚,當妳哭的時候我在這裡的鼻子也澀澀的。

去年的聖誕節,妳開車來接我,那麼長的車程,沿途聽了好多故鄉的老舊流行歌。聽到這首歌時,我們大笑得肚子疼:

陌生的人陌生的臉孔,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天空

找不到一個熟悉的角落,讓我的心停泊……

不再陌生了,乘風飛翔的那些日夜閃爍著。
 
今天,妳生日。
 

我們去了一家泰國飯館。週五晚上人潮正多,得等上半個小時多。我到隔壁的卡片店找了個蠟燭。三十,好可愛。

妳說,二十歲生日時妳坐在台大的校園哭了,妳反抗著變老,想到得開始為自己的生命負起所有的責任,壓力好大。

現在呢?

看著燭光搖曳,映照著是妳發光的臉龐,妳說,能這樣度過三十,太美好。

我想跟妳說,能夠陪妳度過生日,太美好。

用一個詞說妳的2009,那會是什麼?

精彩。

精彩,我默念了這個詞,我記得了,2009年。

妳告訴我,妳遇到一個帥哥,妳要讓他認識,不然會是他的損失。

關於妳的自我感覺良好,常是驚嚇到我。但關於妳的真誠勇敢,總是讓我驕傲不止。雖然後來證實那個帥哥同時也不幸是個笨蛋,但一點都無損於我們慶祝的興奮。

我們一起在生日小甜點前舉杯,舉的是三杯熱水,這是我們一起的承諾,三十後要更好好愛自己。

To 30, always fabulous, my dear!

我跟P在Amish社區買了禮物,妳那時看到時愛不釋手的quillow,折起來可以當枕頭,打開卻是一條被子,全是手工縫製的。為了引出這個禮物,我們還演了一齣戲。晚上睡覺前,P說,怎麼辦,三個人睡被子不夠,妳的班長性格又出現了,拉著另一條床單說,可以啊,我可以蓋這一條,我跟P相覷,P說,哎啊,不行啦,還是不夠。這時我默默地走到衣櫃裡,拿出藏起來的枕頭。嘻嘻! 不然用這個吧!

妳說妳得到一顆好大好大的八心八箭。

原來我們也送得起鑽石,如果是值得的人。



今天P去辦公室印東西,順道在哥大校園走走。


去年冬天我們在這肩並肩漫步,一年過去了,我思索著,我們變了多少,還是多少沒變。最大的驚喜是P來哥大教書,在空間上同步存在,此時,能夠雀躍一同走去吃早午飯。


在紐約上城區吃早午飯的浪漫情懷來自慾望城市好友們週末早晨的聚會。美食總讓人覺得隸屬於某個城市,而今天的紐約讓我們生了點高級遊手好閒的虛榮,聽著鼎沸人聲,一口的鬆餅,蛋捲,熱茶。雅淨的幸福是好友美食缺一不可的。今天要做什麼呢?

我們去聽百老匯吧!
今天看的是經典中的大經典,Mamma Mia,裡頭有三個好友組成的"唐娜發電機"三重唱。我們又自動分配了角色。 SH說自己應該會嫁三次百萬富翁(又開始自我感覺良好了),所以是有錢的Tanya,而P因為很搞笑所以被分到有點胖胖又勇敢追愛的Rosie,其實也是因為我把Donna這個角色搶走了。我覺得我很像Donna因為大概也是個理想主義者,不過我希望這生還不需要有唱Mamma mia的機會。

最後謝幕這三人的安可曲dancing queen一下,全場就陷入了瘋狂,我們隨音樂擺動,十七歲的我們未曾是個dancing queen,然而此時此刻,我們都成了自己王國的皇后,盡情享受人生。

散場時,我跟P的眼角還有淚痕, 然而驚喜還在後頭。一走出大廳,迎面而來的是大雪。


今年紐約的第一場雪降下了,也顧不得濕冷,跑到街上大叫,Mamma mia。人生最美麗絕不是永遠晴天,一帆風順。最撼動人心的美,是每一滴真實的淚,每一條摔過跤的路,每一個拒絕我的人,然後我們穿過,走到現在,大雪紛飛。該死,我們真幸運。




就像妳發給自己的生日短信:Be confident, be strong, be you。我們的確有很多的責任要負,但是當我們全然地作自己,那再也不是個問題!

P對我說,在這件事我不同意。SH卻說,我支持妳。

好樣的,這兩個三十的女人還可以那麼真誠地說實話(或罵我),那我會有什麼問題。我只是太過幸運地能夠寫下這一點東西。

 人與人之間有愛,不管何時,都是最好的時光。

2009年12月2日

十分鐘的人生

大學外文課安排學生每個星期來十分鐘的辦公室時間,以前總讓他們問問題,後來發現學生的問題跟中文沒什麼關係,最後變成老師在練習英文,效果不彰。今年讓他們每次準備十分鐘的中文故事。

本意是讓他們學習更為自然的表達,敲著桌子要記載發音和語法錯誤的筆,最後卻是抱著筆記本不自禁寫下一則則故事。

一個星期十五個,十一個星期,一共聽了一百六十五個。也許是辦公室氣氛比較輕鬆,更可能是剛吃完午飯血液都流到胃裡,這些故事除了第一週我的家庭真可愛之外,每每讓我恍如看戲,當然程度還沒到有個殺人犯的爸爸、得癌症絕世的女友,被討債公司威脅砍腳筋的叔叔,但人生十年二十年的掙扎,用十分鐘說,也是驚心動魄。

Z是一個混血兒,太聰明,伶俐的眼,他知道我沒那麼聰明,上課的時候老開玩笑,不過也隨便他,只要他能說。

他說了第三個故事,是跟父母有關的。

Z常被說看起像日本人,但其實父親是中國人,母親是義大利人。

老師妳知道他們怎麼認識的嗎?

不知道,我應該知道嗎? 吃pizza時認識的?

故事是這樣的。

Z父曾是中國的外交官,在文革那個年代,算是能說得出名的知識分子,有年他到義大利參訪,遇見了Z母,Z的說法是一見鍾情,我倒是相信省略了曲曲折折。那時政府已經幫Z父找了具備外交夫人身段臉孔的中國女人,Z父的作法算是大藐視吧!後來他毅然留在義大利,與Z母結了婚。懷了Z之後的某天。火大的中國政府把Z父帶回中國,理由是與外國女子交往洩漏國家機密。

我盯著Z緩緩顫動的睫毛,說著父母的情事,他好似說今天用餐的內容。

Z母挺著大肚子,開著拖拉機到中國領事館前,就這麼日也夜的抗議,引來側目和國際關注。最後中國政府不得不釋放了Z父,兩人就這麼半流亡般地到美國開始新的人生。

時間到了。

下一位學生已經在門口張望。

我不應該問後來的,因為所有的童話故事是不能問後來的。

Z淡淡地,眼神幾乎無瀾地站起來,卻又出現了一絲絲怕欺騙我的神情。

到了美國後,我的爸爸在聯合國組織工作,媽媽做同類療法醫生。

他們都住在NY。

咦?

他們分手了。

Z很快速地轉頭走了。也許是擔心我會像看一齣精彩劇目卻嘎然謝幕的觀眾,往台上丟罐子去。

我沒丟,只是用筆敲著桌子,揣度一個時代的故事。原來,再怎麼繁花似錦的歲月,落盡後也只需要十分鐘去描述。

聽著一個接著一個十分鐘的故事,傷感的,快樂的,變遷的,有趣的,老去的。看著他們純真的臉龐,卻用著經人事的口吻訴說著,有時也想要引起我的共鳴或同意,但我只是聽,並不介入,甚至有時連聲調都忘了糾,這是他們一生的遠行,帶著上路的,不管驚濤駭浪,也只能是這大大小小的十分鐘。

我的默然也許是跟最近的心境有關。

「無論這一生是成功還是失敗,幸福或是痛苦,圓滿還是遺憾, 時辰一到,我們只得退場。 名利,愛恨,一切我們所執著的東西, 只不過是一場燦爛絢麗的煙花,剎那間騰空綻放,任你幻化出多麼出人意料的圖案,仍在眨眼間灰飛煙滅了。 其實我們什麼都留不住」。

這是佛家的看法,我在西藏生死書裡讀到的。

我們什麼都留不住,包括自己,包括自己以為很珍貴一箱箱封存好的十分鐘檔案夾,包括永遠。

J興奮地發了信息說,那兒下雪了,今年的第一場雪,他第一次看,剛下的時候還不知道那是什麼。

我望向窗外,颯颯的風吹,樹上已沒有一片葉子,這裡是晴天,這裡還沒下雪。

能夠有這一生真是好,有時麗猶繁花,偶爾看白雪皚皚,或可體會萬物蕭索,運氣好點還可親眼見證2012到底會不會毀滅。

有這十分鐘寫下故事,即便什麼都留不住,我們還能夠幸福。
  

  (人生不演的戲比演的戲精彩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