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兄弟這本書印象很深,倒不是有多喜愛它,而是它帶著北京濕熱的回憶。
2006年暑假我跟MD在北京實習,那時兄弟剛推出,他馬上買了一本來拜讀。
那個時候有世足賽,閒暇時做臉做指甲,看磚頭小說實在不吸引人,MD倒是能夠自得其樂在星巴客裡享受。有一天我跟他借來閱讀,一開頭看到主角李光頭在偷窺女孩子上廁所,光是屁股的那段他就描寫的興奮冗長。北京的桑拿天搭配這樣的書,看得人火氣上衝。
余華在台灣比較出名的,就是改拍成電影的"活著",活著電影本身就很慘,在活著原著中,更是眾人皆死(光),為殘酷文學第一代表。
H跟K都跟他見過面,告訴我余先生外表不是我們一般想像的作家樣。我想也是,對於經歷過文革時期的人,不能期待是一個儒雅的蔣勳。
演講廳發了一篇他的文章,看了挺感動的,是從他"沒有一條道路是重複的"散文集中選出來的。有興趣的人可以找來讀讀。
雖然他說的是寫作歷程,但是對我也有啟發,我想對於在尋找自己人生目標的人而言,也會有收穫。而有了目標的人,也能來一段:我為何當老師,我為何做我現在所選擇的工作...雖然有很多的前因後果,回到原點,應該是熱愛。
節錄於後:
二十年多前,我是一名牙科醫生,在中國南方的一個小鎮上手握鋼鉗,每天拔牙長達八個小時。
在我們中國的過去,牙醫是屬于跑江湖一類,通常和理髮的或者修鞋的爲伍,在繁華的街區撑開一把油布雨傘,將鉗子、錘子等器械在桌上一字排開,同時也將以往撥下的牙齒一字排開,以此招徠顧客。這樣的牙醫都是獨自一人,不需要助手,和修鞋匠一樣挑著一付擔子游走四方。
我是他們的繼承者。雖然我在屬于國家的醫院裏工作,但是我的前輩們都是從油布雨傘下走進醫院的樓房,沒有一個來自醫學院。我所在的醫院以拔牙爲主,只有 二十來人,因牙疼難忍前來治病的人都把我們的醫院叫成“牙齒店”,很少有人認爲我們是一家醫院。與牙科醫生這個現在已經知識分子化的職業相比,我覺得自己 其實是一名店員。
我就是那時候開始寫作的。我在“牙齒店”幹了五年,觀看了數以萬計的張開的嘴巴,我感到無聊之極,我倒是知道了世界 上什麽地 方最沒有風景,就是在嘴巴裏。當時,我經常站在臨街的窗前,看到在文化館工作的人整日在大街上游手好閑地走來走去,心裏十分羡慕。有一次我問一位在文化館 工作的人,問他爲什麽經常在大街上游玩?他告訴我:這就是他的工作。我心想這樣的工作我也喜歡。于是我决定寫作,我希望有朝一日能够進入文化館。當時進入 文化館只有三條路可走:一是學會作曲;二是學會繪畫;三就是寫作。對我來說,作曲和繪畫太難了,而寫作只要認識漢字就行,我只能寫作了。
在1983年11月的一個下午,我接到了一個來自北京的長途電話,一家文學雜志讓我去北京修改我的小說。當我從北京改完小說回家時,我才知道我們小小的縣城轟動了,我是我們縣裏歷史上第一個去北京改稿的人。我們縣裏的官員認爲我是一個人材,他們說不能再讓我拔牙了,說應該讓我去文化館工作。就這樣我進了文化 館。在八十年代初的中國,個人是沒有權利尋找自己的工作,工作都是國家分配的。我從醫院到文化館工作時,我的調動文件上蓋了十多個大紅印章。我第一天到文 化館上班時故意遲到了兩個小時,結果我發現自己竟然是第一個來上班的,我心想這地方來對了。
這幾年很多外國朋友問我,爲什麽要放弃富 有的牙醫 工作去從事貧窮的寫作?他們不知道在八十年代的中國,做一名醫生不會比一名工人富有,那時候的醫生都是窮光蛋,拿著國家規定的薪水。所以我放弃牙醫工作去文化館上班,沒有任何經濟上和心理上的壓力,恰恰相反,我幸福的差不多要從睡夢裏笑醒,因爲我從一個每天都要勤奮工作的窮光蛋變成了一個每天都在游玩的窮光蛋,雖然都是窮光蛋,可是文化館裏的是個自由自在和幸福的窮光蛋。我幾乎每天都要睡到中午,然後在街上到處游蕩,實在找不到什麽人陪我玩了,我就回家開 始寫作。到了1993年,我覺得能够用寫作養活自己時,我就辭去了這份世界上最自由的工作,定居北京開始更自由的生活。
現在,我已經 有二十年 的寫作歷史了。二十年的漫漫長夜和那些晴朗或者陰沉的白晝過去之後,我發現自己已經無法離開寫作了。寫作喚醒了我生活中無數的欲望,這樣的欲望在我過去生活裏曾經有過或者根本沒有,曾經實現過或者根本無法實現。我的寫作使它們聚集到了一起,在虛構的現實裏成爲合法。二十年之後,我發現自己的寫作已經建立了 現實經歷之外的一條人生道路,它和我現實的人生之路同時出發,幷肩而行,有時交叉到了一起,有時又天各一方。因此我現在越來越相信這樣的話──寫作有益于身心健康。當現實生活中無法實現的欲望,在虛構生活裏紛紛得到實現時,我就會感到自己的人生正在完整起來。寫作使我擁有了兩個人生,現實的和虛構的,它們 的關係就像是健康和疾病,當一個强大起來時,另一個必然會衰落下去。于是當我現實的人生越來越貧乏時,我虛構的人生已經異常豐富了。
我知道閱 讀別人的作品會影響自己,後來發現自己寫下的人物也會影響我的人生態度。寫作確實會改變一個人,會將一個剛强的人變得眼泪汪汪,會將一個果斷的人變得猶豫 不决,會將一個勇敢的人變得膽小怕事,最後就是將一個活生生的人變成了一個作家。我這樣說幷不是爲了貶低寫作,恰恰是爲了要說明文學或者說是寫作對于一個人的重要,當作家變得越來越警覺的同時,他的心靈也會經常地感到柔弱無援。他會發現自己深陷其中的世界與四周的現實若即若離,而且還會格格不入。然後他就 發現自己已經具有了與衆不同的準則,或者說是完全屬于他自己的理解和判斷,他感到自己的靈魂具有了無孔不入的本領,他的內心已經變得异常的豐富。這樣的豐 富就是來自于長時間的寫作,來自于身體肌肉衰退後警覺和智慧的茁壯成長,而且這豐富總是容易受到傷害。
二十年來我一直生活在文學裏, 生活在那些轉瞬即逝的意象和活生生的對白裏,生活在那些妙不可言同時又真實可信的描寫裏……生活在很多偉大作家的叙述裏,也生活在自己的叙述裏。我相信文學是由那些柔弱同時又是無比豐富和敏感的心靈創造的,讓我們心領神會和激動失眠,讓我們遠隔千里仍然互相熱愛,讓我們生離死別後還是互相熱愛。
寫作可以開發的無限可能以及那時而微酸的自省
回覆刪除還有將自身與環境連結起來的呼吸與共一直是讓我深深著迷的特質
我希望自己能一直寫下去
當然更希望你一直並且更勤快的寫下去
(哈,自己可以偷懶,不許別人偷懶)
因為我總覺得,自己生命的延續是建立在讀與寫的過程之中才得以茁壯
謝謝你分享的這位作家
禁得起你閱讀的必定是可讀性極高的作品
有空我會去找來看
套句余華說的話,"寫作只要認識漢字就行,我只能寫作了"!
回覆刪除謝謝妳的閱讀與分享,希望妳的大作早日問世:)
沒想到余華的文筆讀來這樣舒服流暢,
回覆刪除改天我也要去拿來看看!
謝謝分享!
-ffcc
最後一段令人反覆吟哦,不能自己。
回覆刪除讓我們遠隔千里仍然互相熱愛,讓我們生離死別後還是互相熱愛。(F別打我,我是在跟妳說)
回覆刪除喔 那我要打你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