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漢語狀態離合詞之格位分析
(2008台灣華語文教學年會暨研討會)
(共同作者:林秋芳)
一、前言
離合詞 (separable word)是漢語的特殊形式,它在構詞層次上是以動詞性詞素 (morpheme)與名詞性詞素組合而成的合成詞[1]。以句法觀之則出現動賓詞組的分離現象,因此對於L2漢語學習者而言,較難確切掌握離合詞的離合運用。如下列病句:
(1)*我們談話了很多事情。 (李大忠,1996)
(2)*躬,他鞠了。 (湯廷池,1992)
漢語語言學家(如陸志韋,1957;朱德熙,1982等)認為離合詞是「動賓格」或「述賓結構」,由於離合詞在句法層面已出現了賓語成分,因此離合詞在句法上是不及物的,必須在狀語關係中處理其及物性:
(3)a.*我見面他。
b.我跟他見面。
(4)a.*小李結婚小張。
b.小李跟小張結婚。
這一類離合詞與句中賓語的狀語結構相當穩定,探討離合詞的專文一般皆著重於此,然而卻有一類離合詞與句中賓語的關係不甚穩定,從動詞三分[2]的角度來看,均屬於狀態動詞[3]:
(5) 他很生氣。
(6) 他很著迷。
(7) 他很服氣。
在語料庫或是教材中,這一類離合詞的詞類標記方式相當模糊,如「生氣」一詞在「離」結構時被當成詞組(如例8),在「合」結構時被當成詞(如例5):
(8) 他生我的氣。
例(5)「很生氣」標記為(狀態)不及物動詞;而例(8)「生我的氣」標記為(動作)及物動詞帶賓語(動賓結構)[4],如此標注無法解釋例(9) :
(9) 他一定很生我的氣。
若將「生我的氣」視為動作動詞加賓語結構,程度副詞「很」何以修飾動作動詞「生」呢?而若將「生我的氣」當成狀態不及物動詞,又怎麼解釋其分離現象呢?這一類的離合詞無論在語法表現和語義特徵上均有異於他者之處,是相當有趣的課題,以下本文將就其語法結構、格位 (case roles)[5]以及語義特徵進行分析。
二、狀態離合詞的語法表現
本文從易荷梅(20076)與林秋芳(2007)所選出的離合詞中,再依是否「可受程度副詞修飾」的狀態動詞之判定法,整理出以下30個狀態離合詞:
【表一】 狀態離合詞例表
生氣 | 賞臉 | 透氣 | 放心 | 過癮 |
操心 | 吃驚 | 漏氣 | 擔心 | 介意 |
著急 | 服氣 | 傷心 | 吃虧 | 隨便 |
掃興 | 保險 | 吃苦 | 著迷 | 出名 |
喪氣 | 盡力 | 丟臉 | 礙事 | 寒心 |
冒險 | 得寵 | 懂事 | 捧場 | 聽話 |
易荷梅(2007:50)提到,有一部份離合詞作「合」形式時,可以充當形容詞。此說法應略作調整,因為這些詞並非是離合詞「充當形容詞」[6],而是本身就具有形容詞功能(本文稱之為狀態動詞),且不僅是「合」的時候是狀態動詞,分離時也還保持了狀態動詞的句法特色(如受程度副詞修飾等)。以下根據這30個狀態離合詞的語法結構,本文初步分為四類:
1. 能及物,能在狀語關係出現,其狀語關係有時能轉換成假性賓語[7]中的準領屬關係[8]:
這一類離合詞的與賓語的結構關係較為鬆散,且與傳統認為「離合詞(或稱為動賓結構)不能再有直接賓語」的說法抵觸,它不但可及物:
(10) 我很擔心他的狀況。
(11) 她很著迷這本書。
(12) 他很介意你的看法。
也能轉換成狀語關係:
(13) 我對他的狀況很擔心。
(14) 她對這本書很著迷。
(15) 他對你的看法很介意。
在某些具體指明主語和賓語關係的語境中,甚至可以進入假性賓格的準領屬結構:
(16) 你簡直著了(他的)迷!
(17) 你別太操(他的)心,他自己可以照顧自己。
(18) 妳不要太介(他的)意了,他是新來的。
後文將從格語法的角度解釋這類離合詞多元的句法表徵形成之因。
2. 不能及物,能在狀語關係中出現且能轉換成假性賓語的準領屬關係:
大多數的離合動作動詞的賓語只能在狀語關係(間接賓語)中出現,大多數不能轉換成假性賓格的準領屬關係[9]:
(19) 我對他鞠躬。(cf. *我鞠他的躬)
(20) 我對他撒謊。(cf. *我撒他的謊)
但是離合狀態動詞與賓語的關係卻經常能夠在兩者之間轉換:
(21) 我對他很生氣 ≒ 我很生他的氣。
(22) 我對他很捧場 ≒ 我很捧他的場
` (23) 我對他很聽話 ≒ 我很聽他的話。
3. 不能及物,出現於假性賓格的準領屬關係不能轉換成狀語關係:
這一類離合狀態動詞其語法特點是:出現在假性賓格的準領屬結構中不能轉換成狀語關係:
(24) 我很傷他的心 ≠ ?我對他很傷心
(25) 我很掃大家的興 ≠ ?我對大家很掃興。
(26) 我很丟大家的臉 ≠ ?我對大家很丟臉。
第二類的離合詞如「我很生他的氣」可以解釋為「我(對他)很生氣」,「生氣」的主體仍是「我」,然而「我很傷他的心」並不能轉換成「我(對他)很傷心」,因為「傷心」的主體是「他」,為「我讓他很傷心」之意。其格位與語義特徵見後文詳論。
4. 不能及物,只出現於狀語關係,不能替換成假性賓格的準領屬關係:
這一類狀態離合詞其狀語關係不能轉換為假性賓語的準領屬關係:
(27) 我對他很寒心。 (cf.*我很寒他的心)
(28) 我對這件事很盡力。 (cf.*我很盡這件事的力)
(29) 我對這件事很吃驚 。 (cf.*我很吃這件事的驚)
以下本文就其上述句法特徵將狀態離合詞分類整理如下表(表二):
【表二】狀態離合詞分類表
| 及物關係 | 狀語關係 | 準領屬關係 |
第一類 (擔心類) | ○ | ○ | ○ |
第二類 (生氣類) | × | ○ | ○ |
第三類 (傷心類) | × | × | ○ |
第四類 (吃驚類) | × | ○ | × |
此表說明第一類(擔心類)狀態離合詞具有不甚穩定的賓語結構,它可以及物,或在狀語關係出現,還可以轉換成假性賓格的準領屬關係;第二類(生氣類)不能及物,但其賓語可以在狀語關係和準領屬關係中轉換;第三類(傷心類)不能及物,其賓語在準領屬關係中出現但不能轉換成狀語關係;第四類(吃驚類)亦不及物,其賓語在狀語關係中出現不能轉換成準領屬關係。
三、狀態離合詞的格位分析
狀態動詞的格位通常只有一個,為受事者(Patient):
(30) 花很紅。
(31) 我很傷心。
Fillmore (1968)稱之為客體格(Objective),Fillmore認為客體格表示一個移動位置或經歷變化的實體,典型的客體格不帶介詞。此定義較為含糊,也容易與Fillmore (1971)提出的感受格 (Experiencer)混淆,Fillmore對感受格的定義是受到或經歷或遭遇某種行動影響的實體。Teng (1975)將漢語動詞的格關係界定出來,他認為傳統稱為感受格的如例(32b),其實與受事格如例(
(32)a. 張三很怕。
b. 張三很怕李四。 (Teng,1975)
因此在他的語義格體系裡,感受者併入了受事者,成為狀態動詞必帶的一個論旨角色。鄧守信(2008)提出,狀態動詞的缺省值 (default)是不及物的,因此及物的狀態動詞數量比例較少。而當狀態動詞及物時,其動後賓語則為及物性的終點格(Transitivity Goal)[10],如:
(33) 我很喜歡他。
(34) 我很瞭解他。
狀態及物動詞其格位有二,主語位置的是受事格,賓語位置的則為目標格(Recipient),受事格和目標格皆是語義格中的核心成分 (kernel elements),然而當一個句子出現兩個賓語時,因為主次的語義關係(核心成分可以定義動詞語義),次要的賓語會進入狀語關係(通常受介詞支配)[11],為語義格周圍成分 (circumstantial elements),如終點格 (Goal)、陪伴格 (Comitative) 或受惠格 (Benefactive)等。以第一類狀態離合詞為例:
(35)a.我非常擔心你。
b.我對你非常擔心。
c.我非常擔你的心。
例(
(36) 我坐沙發。
(37) 我吃館子。
定義「坐沙發」、「吃館子」為升格情形之由:「坐」為單論元動詞,而在例(36)的表層結構中,「沙發」這個方位格 (locative)卻進入了賓格位置,而例(37)是從語義角度來說的,雖然「吃」是雙論元動詞,然而「吃」的賓語之語義選擇與「館子」不符,所以此句應為「我在館子吃飯」之移動變形。從例(35)這三個例句「我對你非常擔心」、「我非常擔心你」以及「我非常擔你的心」來看,本文假設其深層結構為狀語關係,為「我對你非常擔心」,而後升格為「我非常擔心你」,又終點格經常可以轉換成屬格(genitive)[12],且屬格亦屬離合詞「離」形式之一[13],所以也能說「我非常擔你的心」。
第二類的狀態離合詞,不能及物,但可以在狀語關係和假性賓格中轉換:
(38)a.我對他很生氣。
b.我很生他的氣。
第二類狀態離合詞也出現了升格的現象,從周圍的終點格例(
第三種類型的狀態離合詞經常只出現於假性賓格的離合詞,而不能與第二類狀態動詞同樣轉換成狀語關係:
(39) 我很聽他的話。(我對他很聽話)
(40) 我很掃他的興。(*我對他很掃興)
第三類狀態動詞在「合」形式時是標準的狀態的動詞,其動詞必帶受事格的論元:
(41)a. 我很傷心。
b. 我很丟臉。
但是在「分」形式時卻出現了複雜的詞彙重新解釋 (lexical re-interpretation)現象:
(41)a .我很傷他的心。
(我傷(害)他的心+ 他很傷心)
b.我很丟他的臉。
(我丟他的臉(面子)+他很丟臉)
經過詞彙重新解釋,本已詞彙化的狀態離合詞又重新回到詞彙組成的原始語義,「掃」興、「丟」臉、「傷」心等「動詞」都具有意志(volition)義,其動作發出者為施事者(Agent),而非受事者,「我丟他的臉」實則為「我讓他丟臉」,「我傷他的心」實則為「我讓他傷心」的使役語義。在表層結構中,其格位變成動作動詞所帶的論元:
(42) 我(施事者)丟 他的臉 (受事者)。
但在深層結構中,「丟臉」、「掃興」、「傷心」仍是狀態動詞語義,因此在表層結構中,就出現了看似「很」去修飾動作動詞的情形。
第四類狀態離合詞與賓格的關係指出現在狀語結構,不能進入準領屬結構,其賓格格位為終點:
(43) 我對他(終點)很吃驚。
(44) 我對他(終點)很寒心。
四、狀態離合詞及物關係的語義解釋:
從語義的角度解釋狀態離合詞其及物關係與狀語關係,以及與假性賓格的準領屬結構之轉換限制,本段再次總結四類型的狀態離合詞的語法特點:
(45) 我對他很操心。(我很操心他)(我很操他的心)
(46) 我對他很生氣。(*我很生氣他)(我很生他的氣)
(47) 我對他很傷心。(*我很傷心他)(「他」很傷我的心)
(48) 我對他很寒心。(*我很寒心他)(*他很寒我的心)
「傷心」、「生氣」、「擔心」、「寒心」的主語均歷經了「心理狀態」之影響,為受事者,然而受到其詞彙組成語義之影響,出現了較為細緻的差別,本文提出幾項語義解釋:
1. 語義的凝結(frozenness)程度不同:
探討離合詞的離合現象時,很容易注意到其離合形式並非一致,語義凝結越緊的離合詞,其分離形式越有限[14]。這可能是為什麼「吃驚類」的狀態動詞不易分離為準領屬結構,因為其分離形式可能已經熟語化:
(49)a. *我大吃了他一驚。
b. 我對他大吃一驚。
2. 終點格與目標格的轉換(升降格)
漢語動作動詞與賓語的語義關係相當多元,可能是受事、目標或是範圍(Range),然而狀態動詞與賓語的格關係就只有一種,為目標。目標為及物性的終點(Transitivity Goal),或可為外圍性(狀語性)的終點(Circumstantial Goal),兩者之間的轉換後語義關係仍清楚,不若動作動詞必須憑藉不同介詞來界定格關係。由於離合詞具有「假性賓語」之特性,因此這類狀態動詞難以直接帶目標格,必須在外圍終點格出現,但經常可進入假性賓語的準領屬關係,升格為假性的「目標格」。
3. 詞彙重新解釋的條件不同
離合詞本為詞,但因構詞法(述賓式)與句法(動賓結構)之介面重疊,因此這類詞在句法層面出現了與動賓結構相近的句法表徵。即便如此,句法表現仍受到離合詞本身詞彙義的驅動而有差異:
(51) 我很生氣。
(52) 我很掃興。
當「合」形式時,它們都是影響主語心理狀態之「狀態動詞」,當分離的時候,例(51)還保持了原狀態動詞的語義「我很生他的氣」,然而例(52)卻多了致使義「我很掃他的興」,「他的氣」是準領屬關係,因為「生氣」的並非是「他」,而是「我」,但「我很掃他的興」,「掃興」的是「他」,而不是「我」,在這裡詞彙重新解釋的情形出現了差異,因而也造成了賓格結構轉換上的限制。
五、結語
離合狀態動詞是離合詞中,句法形式較為特殊的一類。本文依句法特徵將之分為四類,並說明動詞與其格位的關係,從語義的角度試圖解釋其句法限制與賓格轉換限制,希望有助於華語教材中離合詞語法點之編寫,作為華語教師教授語法之參考。
參考書目
Chao, Yuan-ren. 1968 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
Teng Shou-hsin 1970 Comitative vs. phrasal conjunction. Papers in Linguistics 2. 2: 314-358.
Teng Shou-hsin 1970 Comitative vs. phrasal conjunction. Papers in Linguistics 2. 2: 314-358.
Teng, Shou-hsin. 1975. A Semantic Study of Transitivity Relations in Chinese.
王楚蓁 2008 《現代漢語詞類劃分與教學語法》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德熙 1982 《語法講義》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第10版)
李大忠 1996 《外國人學漢語語法偏誤分析》 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易荷梅 2007 《現代漢語「離合詞」的研究及其在教學上之運用的探討》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秋芳 2007 《現代漢語離合詞之教學語法初探》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范 曉 1998 《三個平面的語法觀》 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陸志韋 1957 《漢語的構詞法》 北京:科學出版社。
陸志韋等 1975 《漢語的構詞法》(修訂版) 香港:中華書局。
湯廷池 1992 《漢語詞法句法三集》 臺北:學生書局。
趙元任 1968 丁邦新譯 (1980) 《中國話的文法》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1] 合成詞是「結構裡有一個黏著詞素以上」(易荷梅,2006),或是皆自由詞素但已歷經詞彙化轉變(王楚蓁,2008)。
[2] 見Teng (1975)。漢語動詞三分為動作動詞 (action verb)、狀態動詞 (state verb)和變化動詞 (process verb)。
[3] 狀態動詞的判定基本上以是否能受程度副詞(如「很」、「太」等)修飾為標準。
[4] 見中研院平衡語料庫以及《實用視聽華語》一、二冊對「生氣」一類離合詞之標注法。
[5] 又稱論旨角色 (thematic roles)。
[6] 離合詞不是詞類或詞類次類,而是動詞中特殊的句法表現,動作動詞、狀態動詞以及變化動詞都可能出現離合的特殊結構。鄧守信(2007)的語法術語表中,將離合現象標諸於動詞分類之後,如Vi-sep(動作離合動詞), Vs-sep(狀態離合動詞)以及 Vp-sep(過程離合動詞)。
[7] 本文沿用趙元任(1968)以及范曉(1998)的說法,他們認為離合詞分離時處於賓語位置的是「假性賓語」,因為它並非具有句法功能的「詞」,只是暫時的游離。
[8] 離合詞的分離結構中,經常出現插入「的」之結構,比方說「幫我的忙」、「告他的狀」等。朱德熙(1982)認為此處的「的」不表領屬關係,稱之為「準定語」,鄧守信(1970)稱之為準領屬結構(pseudo-genitive structure)。比方說「跳了一天的舞」並非是「一天」領屬(possess)了「舞」,而是修飾「跳舞」的整個結構,為「跳舞跳了一天」之意。
[9] 此處說明的是離合動作動詞與賓語的狀語關係不能轉換成準領屬結構,並非表示離合動作動詞無準領屬結構,如:「你結你的婚,我不干涉你」或「他正在考他的試,你別煩他」等,饒勤(1997)認為「出你的差」、「散你的步」、「聊你的天」等離形式是用來要求別人作某件事,為不太客氣的用法。
[10] 此為Teng(1975)之用語,鄧守信(2005)稱之為目標格(Recipient),後文採用之。
[11] 但有時不在狀語關係中出現(無介詞引導),如「我給他錢」、「他還我書」,漢語語言學界一般稱之為雙賓句。
[12] 見Teng (1975:150-151)。
[13] 見易荷梅(2007:65-69)。
[14] 見王楚蓁(2008),他認為若離合詞組成成分均為黏著詞素(bound morpheme)時,比成分中有一個自由詞素的凝結性強;詞彙義離合詞的凝結性也比語義合成離合詞強。
感謝版主大大的分享,小的受益良多!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