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13日

我在北京看到的靛藍

I

過一些時日我才能描述,衝開北京的霧氣,看到的他,是靛藍色的。
我想他也不同意,不過他好像鮮少同意。我就自個兒說了。

記得星期六的一0一大樓會是靛藍色的,如果你靠近些看,沒有星期五藍的冷冽,沒有星期日紫的神秘。如果我說,我想他也會是屬於星期六的,因為那天最高興。

在機場的時候,看到他的眼神閃過那麼短的疲憊,僅是一剎那,那藍的眼裡又是水了。

嘿,如果再見到你,我想看到你真正的眼睛。

這是最後一句要跟他說的話,但是把它連同隨身行李帶上了飛機。也許再見後面接任何句子都是多餘的。


II

從北京經北極航道到紐約十三個小時。喝了兩杯酒還是睡睡醒醒。我在袋裡掏著,想拿眼罩蒙著睡,掏了一張他的字條。外頭包著一隻小鶴,我把它開啟闔上闔上開啟。它也可以飛吧!拿起來咻咻地轉了兩圈,半掩的窗透進光線。跟著太陽賽跑,這一路上沒有黑夜。

儘管幾乎是在晚上見面。那幾日我經常看到自己,也許是他的光明照出我的幽暗,或是他的深沈映得我的清淺。我無法劃分人的範疇,可他是一面鏡子。

他說有很多人格在裡面。也許是一面哈哈鏡。但這年頭真面目示人的少,哈哈鏡看到的可能是事實。他開心之餘還是有一面憂傷,也許是看到分裂自己的憂傷,但我覺得也是為合一做準備,看著每一個小小自我死去的憂傷。

不管什麼都會過去的,想倚老賣老地跟他說。

我們去了南鑼鼓巷的茶館,那個院子很好,有一株筆直的樹,幾盞昏黃得宜的燈,老闆為我們泡上免費的茶。而他歌唱。

他不停地唱,我聽到有人說起一天秀水的殺價記,在北語上課的趣事與辛勞,稱讚這家店的裝潢而他不停地唱。於是我們停了下來,也哼唱了起來。

我注意到,他不只是個漂亮的孩子。


III
吃火鍋的時候,我以為他是靛藍色孩子,那是認識第一天。

他一下說北京腔,一下說台灣腔。仔細地跟每個人打招呼,卻又好像活在自己世界自顧自地講話。幫大家夾菜,遞紙巾又突然拿出一台Canon。我一直盯著他看,他說我像北京人,那怎麼敢當,他自己還比較像千手觀音,還有那麼藍的眼睛是突變嗎?百思不得其解最後在電梯口問了他,原來戴了隱形眼鏡,我真的是北京鄉下大嬸。

他給我們看了一張張從香港來到北京沿途的相片兒。很特別的景致,很特別的角度,很特別地在擠在火鍋桌旁看照片。

敏銳的同事也說,Indigo Child。

星宇老師說我的使命是照顧Indigo Child,他給了大天使麥達昶之諭:

「你的生命目的與幫助和教導小孩有關。你在此協助這些小孩保有並發揮他們靈通與靈性的天賦,教育大人以自然和非化學的方式來餵養與輔育這些特別的小孩。非常幼小的水晶小孩與稍長的靛藍色小孩對於這星球的未來是重要的。你能協助以確保他們光明的未來,我會協助你。」

靛藍色孩子聽起來很神秘,很有靈性,高人一等。但我換個說法你就會知道社會價值與診斷的荒謬性。在學校教育中他們會被稱為亞斯伯格症,過動兒,自閉症,資優班裡的怪咖,啟智班裡的怪咖等。

獨特是好也是不好,社會需要獨特來顯示寬容創造,又不容許獨特來破壞秩序。

還好他有一個適合他的名字。走自己的路。我寫信給他,告訴他關於名字的事的詩。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在荒蕪小徑上或走或跑,將看到不一樣的景致和韻律,把這些美帶給人,就走出了藝術之道。

他說,自己是以理性思考的,沒有隨手拈來的天賦。

從腦神經分佈來看,產出圖像的時候,幾乎不可能靠左腦的,就像是左腦受傷的人都會出現布洛卡區或韋若卡區的失語,靠右腦是不行的。

我說了這些無聊資料能說服他相信他的天賦嗎?那如果說他的創作曾讓我在那剎那間感到神聖,能嗎?

我把壞掉的Nikon相機托給他,讓它跟他去流浪一陣子,去賞花,去品茶,去看看人。


IV
我知道他休息得很少很少,日出而作,日落而作,日中而作。

二十二歲的我在幹嘛?想不太起來了,好像在嬉鬧著,忙著打工什麼的。

但我一次也沒看過日出的晨靄,倒是現在,天天早起坐在窗台邊看著天色的變化。是他的影響嗎?

他說小時候的事讓他不想記起來,所以潛意識忘掉很多事,記性很差。

也許他會忘了我,我想,這個有藍色眼睛的孩子。

我看到的靛藍,帶給我很多美好的記憶,吃飯,走路,說話不說話,北京的新舊夾陳為背景

當他笑起來的時候,不需記得我。

人生來都是一個人,但是會遇到很多美好的人,擁有很多的愛,有時同步前行有時分開。

我們怎麼去看別人,其實是關於自己的,那靛藍色的訊息,告訴我夕陽將盡的那頭,也有人正體驗著自己的人生。黎明的霧氣才起,他已準備好迎接。

那日的歌唱,曲終人散,永恆的當下喜悅與真心,一直縈繞著。

2 則留言:

  1. 很喜歡這篇
    讀了多次
    我不認識文中這位靛藍的孩子
    但你的文、你的人、你的境遇、你的思考
    經常提醒我應該去喚醒、或是找尋
    自己心中那個靛藍孩子存在的可能

    我經常在短期的旅途與使命中
    迷失了整個生命長程旅途的意義與方向
    謝謝你寫出與靛藍孩子的相遇
    提醒我慢下來,多欣賞身邊的色彩與景緻

    回覆刪除
  2. 親愛的S,希望妳結束了上一次漫長的學術旅程後,前往更為繽紛的文學之路。我期待跟妳心中的孩子對話呢!!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