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日

側眺,北京一

2009年8月16號到27號,很幸運能重遊舊地



這四張照片中只有右上角是新的,同事小金側拍我在北語荷花池照相的瞬間。彼時相機已經有點小問題,怎麼調都還是怪怪的,果然一兩天後就壞了。

左上角那張是小涂三年前來北京看我時照的,如果沒記錯的話是在北京崇文門附近。那裏新舊交雜,但是這次去自行車已經沒有那麼多了。

下面兩張都是三年前MD幫我拍的。

右下角是王府井的小吃街,那時候看到烤海馬瞠目結舌。想試不敢試,如今事過境還在,倒也不想吃了。

左下角是在北京西站拍的,要前往山西大同之際,臨行前的回眸一望。


暑假時我把博客關了,生活中措手不及發生了好多事,來不及記載,甚至來不及體會,只好靜默。


不知道為什麼七月底時我執意加入北京之行,其實我不需要那張額外的證書,實際上也沒有足夠的時間。

只是直覺,得去一趟。

按著最近幾次經驗裡面,聽從直覺,都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開始的驚喜是直觀的,北京偌大全新的機場,數十倍於桃園的航廈。飛機上隔壁座位的台商已跟我更新這三年來我錯過了什麼。

然後是空氣。還是霧,還是海市蜃樓,然而粉塵感輕了,連帶著在北京生活的幾天,腳步也輕盈了。

樹當然種得到處都是,有些還是幼枝。高樓鱗比大廈,車水依舊馬龍。北京更現代了,矗立其中的古蹟被觀光客包圍顯得不真實。

鳥巢,水立方,國家大劇院都讓三年前只看到骨架的我瞠目結舌。

雖然地鐵的人潮仍舊不規則擴散,擠還是擠,推還是推,罵還是罵。可是服務員兒的態度親切了些,到哪,都看到了某些微笑。

微笑,是文明的起端。

我跟高中同學小花在北京碰了面,西單大悅城,我們在一家雲南飯館吃飯。她接受瑞銀的外派,在北京也一年了。

喜歡北京,她說。

我們這一代的人何其有幸,可以穿梭在兩岸之間。珍惜台灣的民主,享受大陸的地大物博。三通通到了心,鄉愁也就不那麼鄉愁了!

(從碗的大小還是看得出北方人的豪氣)

3 則留言:

  1. 好各"鄉愁也就不那麼鄉愁了",
    真好!好高興你來北京,好久沒見面了,
    歡迎再來阿~:)

    話說這是雲南餐廳,跟北方人的豪氣沒什麼關係的。

    ~小花

    回覆刪除
  2. 花兒,這一頓讓我飽了很久。(嗝!)

    北京開始涼了,好好吃好好睡好好穿衣服吧!話說雲南餐廳我是打算去雲南的。在那兒見面不?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