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7日

我為何寫作-余華

余華這個星期二來學校演講,為了宣傳"兄弟"的英文版在美國發行。我算是趕上好時機。

我對兄弟這本書印象很深,倒不是有多喜愛它,而是它帶著北京濕熱的回憶。

2006年暑假我跟MD在北京實習,那時兄弟剛推出,他馬上買了一本來拜讀。

那個時候有世足賽,閒暇時做臉做指甲,看磚頭小說實在不吸引人,MD倒是能夠自得其樂在星巴客裡享受。有一天我跟他借來閱讀,一開頭看到主角李光頭在偷窺女孩子上廁所,光是屁股的那段他就描寫的興奮冗長。北京的桑拿天搭配這樣的書,看得人火氣上衝。

余華在台灣比較出名的,就是改拍成電影的"活著",活著電影本身就很慘,在活著原著中,更是眾人皆死(光),為殘酷文學第一代表。

H跟K都跟他見過面,告訴我余先生外表不是我們一般想像的作家樣。我想也是,對於經歷過文革時期的人,不能期待是一個儒雅的蔣勳。

演講廳發了一篇他的文章,看了挺感動的,是從他"沒有一條道路是重複的"散文集中選出來的。有興趣的人可以找來讀讀。

雖然他說的是寫作歷程,但是對我也有啟發,我想對於在尋找自己人生目標的人而言,也會有收穫。而有了目標的人,也能來一段:我為何當老師,我為何做我現在所選擇的工作...雖然有很多的前因後果,回到原點,應該是熱愛。

節錄於後:


二十年多前,我是一名牙科醫生,在中國南方的一個小鎮上手握鋼鉗,每天拔牙長達八個小時。

  在我們中國的過去,牙醫是屬于跑江湖一類,通常和理髮的或者修鞋的爲伍,在繁華的街區撑開一把油布雨傘,將鉗子、錘子等器械在桌上一字排開,同時也將以往撥下的牙齒一字排開,以此招徠顧客。這樣的牙醫都是獨自一人,不需要助手,和修鞋匠一樣挑著一付擔子游走四方。

   
我是他們的繼承者。雖然我在屬于國家的醫院裏工作,但是我的前輩們都是從油布雨傘下走進醫院的樓房,沒有一個來自醫學院。我所在的醫院以拔牙爲主,只有 二十來人,因牙疼難忍前來治病的人都把我們的醫院叫成牙齒店,很少有人認爲我們是一家醫院。與牙科醫生這個現在已經知識分子化的職業相比,我覺得自己 其實是一名店員。

  我就是那時候開始寫作的。我在牙齒店幹了五年,觀看了數以萬計的張開的嘴巴,我感到無聊之極,我倒是知道了世界 上什麽地 方最沒有風景,就是在嘴巴裏。當時,我經常站在臨街的窗前,看到在文化館工作的人整日在大街上游手好閑地走來走去,心裏十分羡慕。有一次我問一位在文化館 工作的人,問他爲什麽經常在大街上游玩?他告訴我:這就是他的工作。我心想這樣的工作我也喜歡。于是我决定寫作,我希望有朝一日能够進入文化館。當時進入 文化館只有三條路可走:一是學會作曲;二是學會繪畫;三就是寫作。對我來說,作曲和繪畫太難了,而寫作只要認識漢字就行,我只能寫作了。

   在198311月的一個下午,我接到了一個來自北京的長途電話,一家文學雜志讓我去北京修改我的小說。當我從北京改完小說回家時,我才知道我們小小的縣城轟動了,我是我們縣裏歷史上第一個去北京改稿的人。我們縣裏的官員認爲我是一個人材,他們說不能再讓我拔牙了,說應該讓我去文化館工作。就這樣我進了文化 館。在八十年代初的中國,個人是沒有權利尋找自己的工作,工作都是國家分配的。我從醫院到文化館工作時,我的調動文件上蓋了十多個大紅印章。我第一天到文 化館上班時故意遲到了兩個小時,結果我發現自己竟然是第一個來上班的,我心想這地方來對了。

  這幾年很多外國朋友問我,爲什麽要放弃富 有的牙醫 工作去從事貧窮的寫作?他們不知道在八十年代的中國,做一名醫生不會比一名工人富有,那時候的醫生都是窮光蛋,拿著國家規定的薪水。所以我放弃牙醫工作去文化館上班,沒有任何經濟上和心理上的壓力,恰恰相反,我幸福的差不多要從睡夢裏笑醒,因爲我從一個每天都要勤奮工作的窮光蛋變成了一個每天都在游玩的窮光蛋,雖然都是窮光蛋,可是文化館裏的是個自由自在和幸福的窮光蛋。我幾乎每天都要睡到中午,然後在街上到處游蕩,實在找不到什麽人陪我玩了,我就回家開 始寫作。到了1993年,我覺得能够用寫作養活自己時,我就辭去了這份世界上最自由的工作,定居北京開始更自由的生活。

  現在,我已經 有二十年 的寫作歷史了。二十年的漫漫長夜和那些晴朗或者陰沉的白晝過去之後,我發現自己已經無法離開寫作了。寫作喚醒了我生活中無數的欲望,這樣的欲望在我過去生活裏曾經有過或者根本沒有,曾經實現過或者根本無法實現。我的寫作使它們聚集到了一起,在虛構的現實裏成爲合法。二十年之後,我發現自己的寫作已經建立了 現實經歷之外的一條人生道路,它和我現實的人生之路同時出發,幷肩而行,有時交叉到了一起,有時又天各一方。因此我現在越來越相信這樣的話──寫作有益于身心健康。當現實生活中無法實現的欲望,在虛構生活裏紛紛得到實現時,我就會感到自己的人生正在完整起來。寫作使我擁有了兩個人生,現實的和虛構的,它們 的關係就像是健康和疾病,當一個强大起來時,另一個必然會衰落下去。于是當我現實的人生越來越貧乏時,我虛構的人生已經異常豐富了。

   我知道閱 讀別人的作品會影響自己,後來發現自己寫下的人物也會影響我的人生態度。寫作確實會改變一個人,會將一個剛强的人變得眼泪汪汪,會將一個果斷的人變得猶豫 不决,會將一個勇敢的人變得膽小怕事,最後就是將一個活生生的人變成了一個作家。我這樣說幷不是爲了貶低寫作,恰恰是爲了要說明文學或者說是寫作對于一個人的重要,當作家變得越來越警覺的同時,他的心靈也會經常地感到柔弱無援。他會發現自己深陷其中的世界與四周的現實若即若離,而且還會格格不入。然後他就 發現自己已經具有了與衆不同的準則,或者說是完全屬于他自己的理解和判斷,他感到自己的靈魂具有了無孔不入的本領,他的內心已經變得异常的豐富。這樣的豐 富就是來自于長時間的寫作,來自于身體肌肉衰退後警覺和智慧的茁壯成長,而且這豐富總是容易受到傷害。

  二十年來我一直生活在文學裏, 生活在那些轉瞬即逝的意象和活生生的對白裏,生活在那些妙不可言同時又真實可信的描寫裏……生活在很多偉大作家的叙述裏,也生活在自己的叙述裏。我相信文學是由那些柔弱同時又是無比豐富和敏感的心靈創造的,讓我們心領神會和激動失眠,讓我們遠隔千里仍然互相熱愛,讓我們生離死別後還是互相熱愛。

2009年3月26日

來賽尚吧!

在火車站瞄到賽尚畫展的廣告,雖然我不會畫也不懂畫,但還知道這個人是現代畫之父,台灣人"嗑燒"的精神燒得我放下流成河的作業,起個大早擠人看畫去。

費城是個舊小城,藝文資源倒是挺多的,費城美術館旁就是羅丹博物館,驚動萬教的地獄之門座落於此。沈思者也是觀光客必模仿的景點之一。



(這個俄國來的бабушка(老奶奶)就像老僧入定,不顧一堆觀光客等著照相,沈思了一分鐘之久)


(終於輪到我了) (同場加映:濟州島泰迪熊博物館中的沈思熊)


美術館前的階梯走不完地走著,H告訴我在洛基電影裡,席維斯史特龍都在這裡練跑........阿,欣賞藝術前不能是弱雞,得鍛鍊一下。



費城美術館裡果然萬頭鑽動,一張票24元,趕緊辦一張會員卡,看一年只要合算的65元。


(這大廳的雕像太美了,要常常來看她)

這次展覽的主題是Cezanne and Beyond,除了賽尚的畫以外,也蒐羅了幾位受賽尚影響的大師,比方說畢卡索和馬諦斯.....,愛吃粗飽的我真是賺到了。

戴著免費的audio tour,聽著每幅畫的介紹,彷彿置身當時的法國。畫的魔力真是了得,連接了人與人,穿越了他的空間到達了我的時間,果真是為了這樣的悸動,作業暫且可拋。




(玩牌的人)

也看到了他聞名的大裸女圖,本來名畫都會比我們想像的小(蒙娜麗莎是一例),然而這幅畫真是少見的大,我蹲坐在畫前,怔怔地看著,好驚人的筆觸啊。



賽尚畫了很多山景,樹景,以及市井人物,有名的是前面那幅玩牌的人,他也畫了自己的太太,我不太喜歡,有一股陳腐的形象,我要是深愛一個人不會這樣去畫她的。

賽尚的人物畫影響了畢卡索畫椅子上的人物,就是這次看展的驚喜,"夢"




親眼看到這幅畫真是驚豔,大抵像畢卡索或是達利這樣有點抽象又鮮豔的畫是比較吸引人的,看著看著就彷彿旋入無比的夢境中.....而栩栩眼前。



這幅畫是賽尚最有名的靜物畫,解說說它的構圖近乎完美,是美術系學生都需臨摹的一幅,我實在不理解,且對著畫裡的蘋果感到飢腸轆轆,該是離開心裡的充實去填補身體的空虛了。開心地在禮品店買了大裸女圖的筆袋和靜物畫的磁鐵。賽尚來,吃飯去。

十夜成軍

屋漏偏逢連夜雨,我家正在下大雨。

最近事忒多,雖說件件心甘情願,但願也能抽空飽睡一頓。

老師緊急郵件說費城市政府請他帶團到費城櫻花季表演太鼓和日本舞,美國人看到櫻花想到日本人,想到日本人又想到和服,太鼓,沙西米。

況且人人都知道DC的櫻花美,費城想辦櫻花季還得靠些迷人花招。

我也體會老師為難,人說母憑子貴,我們是生憑師貴,讓我們這群海角欺號來跳舞打鼓,恐毀了他的一世好名。

但也得老實跟他說,我平時有工作,不工作時也有人生,情感上我也是觀光客,實在難以付出許多,要在同一天打鼓又跳舞,可能不是我死,就是我亡。


喬了半天,老師同意讓我退出太鼓隊,反正我平時濫竽充數地打,少了我節奏可能還會準確清晰些。

然而舞團只有六人,再少一人也跳不成,所以就硬著頭皮練了,離四月五號只剩下十天。

大家的臉上掛著肅殺,跳著日本式的歡迎。

是為十夜成軍。







2009年3月20日

別鬧了MT

昨天XD說她不喜歡寫英文信,她用Google的翻譯軟體,然後修飾一下就好了。

我完全相信Google目前是史上最大資料庫,儘管如此,自然語言還不是有資料就可以處理的事,只要語言學系一天還沒倒閉,就代表著MT(機器翻譯)這個東西還沒到頭,可能連肚臍都還沒到。

F發了個郵件,說某知名翻譯軟體的笑話,太過愚蠢到不能相信,只好真的實驗一番。

用的素材是賈島的松下問童子。

松下問童子

言師採藥去

只在此山中

雲深不知處

Panasonic asks the boy,
the speech teacher gathers medicinal herbs,
only in this mountain,
the cloud is too deep to know the place

中文這種不文不白的語言要怎麼讓機器不抓狂呢?斷詞都斷不好(沒辦法斷好)。
(最後一句翻得也挺有好笑的詩意:這朵雲太深了所以它搞不清楚它自己在哪?)

先不討論斷詞算了,反正中文的"詞"是什麼意思專家都還搞不清楚。
但是語義高興怎麼分就怎麼分真是傷腦筋。

比方說對thing這一個詞的解釋竟然有11個:

1. 物,東西
2. 事物
3. 事,事情;事件
4. 題目,主題
5. 【口】人;動物;傢伙;東西
6. 衣服
7. 需要的東西;理想的東西[the S]
8. 時髦的東西[the S][(+in)]
9. 愛做的事[S]
10. (個人的)所有物;用品;用具[P]
11. 局面;情況;形勢[P]

是我的英文(還是中文?)不好,123難道就不能好好放在一塊兒嗎?5還比較分歧一點。

還有7也來亂的,東西就東西還有什麼理想的東西,需要的東西。給的句子也好笑,This suitcase is the thing for me(這只手提箱正合我的需要),按照它的語義分類,那 it is the thing that I hate more than anything else是不是要翻成這是我最恨的最需要的東西呢?(怎麼機器翻出來的都比人有詩意和哲理呢?)

#事實上,軟體翻成的中文更可怕:(眼睛醫生)我憎惡超過其它任何事情的是事情

還有9,真的不知道要怎麼用。愛做...什麼?

語言學家還作著巴比倫塔的夢嗎?先解決 Panasonic去問孩子的事吧!

2009年3月17日

由字句的教學語法

最近在整理寫過的東西(.....太閒....),已經找不到這篇的原始檔案,還好Google有,是第一次發表的論文,現在看覺得寫得不好但很有紀念性。





2009年3月15日

喫菜

以前吃飯真是超隨便的,豆漿也是一餐,鹹酥雞也一餐,不吃也一餐。

雖然醫生三年前就奉勸我儘早吃素,回頭是岸,也因為想要趕快畢業跟菩薩發誓咒詛了好幾次,無奈父母還是要大魚大肉地餵我(不二話,我自己也是吃得不亦樂乎)。

況且,還有無法戒斷的毒,雞爪凍和麻辣鴨血,為了吃雞爪,門牙都咬斷了兩次。

好在P跟V都吃素,我是她們的小跟班,跟著她們跑遍台北吃最好的小吃素食。

買了一個只能放一個拳頭的冷藏庫的小冰箱後,沒辦法放肉,久之,就這樣了。

打電話回家,媽媽憂心忡忡,大概是想到出國前鬼的樣子,再蒙上一層菜色,悽慘淒淒。

趕緊安慰大人,可不是吃肉讓我肥十磅阿。

總之得在回國時保持氣色良好,雙下巴和小腹突出,不然大人又會以吃素不健康為由,天天灌麻油雞豬肝湯。

大人的手藝都是下港有出名,孩子獨樹一格,沒有拿手菜,絕不閱讀食譜,做菜,全憑一句:心誠則靈。

下面也拿了一些平常吃的東西,參考用。

1. 黑糖涼拌黃瓜


這菜是常備菜,反正冰了也不壞,要準備的東西就是小黃瓜....(美國是巨人國,小黃瓜是大黃瓜),薑(要吃辣的人改成辣椒),黑糖,麻油(我還加了一點夏威夷豆油),醬油。

把小黃瓜切片之後,先放入黑糖(盡量放,黑糖不太甜)然後放在密閉容器搖晃,然後就可以去看書。一個小時後打開黃瓜會出很多水,黑糖水到掉以後,再加入薑片,一點麻油和醬油。搖晃一下放到冰箱,就可以吃好多天了。

2.蕃茄蔬菜麵




這麵營養營養營養。
蕃茄一粒,蛋一顆,金針菇一把,蔬菜麵一份,豆腐,以及泡菜數片,薑片。

我做什麼都加薑,家裡暖氣不暖,薑既調味又保暖。



3. 黑莓優格+果醬



在台灣很難買到莓類,在美國也算貴,在這每天最珍貴(昂貴)的一餐奉獻給早餐,優格不要買調味的,要買Plain(美國產品很誠實的,可能是被告怕了,調味的就是甜,plain的就是難吃)
所以可以加一匙Home made的果醬,美味阿。

4.炒什菜


就是有什麼菜加什麼菜,最好紅紅綠綠,薑片是必須。(這碗裡有四種菜,紅椒,秋葵,蘆筍和波菜)


5. 無敵米



飯是每天要吃的,所以得吃的無敵。白米少許,五穀米大多,最後加上一大匙印地安麥(Quinoa),煮的時候放一匙有機橄欖油,飯就會晶亮又香噴噴。

要特別介紹印地安麥,這個東西很驚人的,它是出產於南美山區4000公尺以上的植物,這麼刻苦還長得出來,想必不是凡人,它是可提供人體最多氨基酸的植物,吃素的人要多補充。

這是一碗綠巨人浩克吃的米飯。


6. 滿漢半席

晚餐通常就是一碗飯,一盤菜和一碗湯。湯是我最愛的苦瓜湯,炒花椰菜沒那麼愛,有什麼吃什麼。


7.無敵燕麥



無敵燕麥是早餐,有原味燕麥,葵花子,小麥胚芽(Wheat germ),walnut核桃,以及有機亞麻子油。

總之這一餐不是要來吃好吃的,是要來吃一天清醒的,所以健康比較重要。(V吃的時候會加楓糖,可能會好吃一點。)


8.香菇粥



香菇粥就是無敵米煮太多時,隔天的變形吃法。材料就是剩飯,香菇好幾朵,蘑菇好幾朵(為什麼有香菇還要放蘑菇呢?....因為...高興),花椰菜一朵(什麼菜都行拉),玉米罐頭,麻油,一點鹽。

香菇粥真的很好吃,不需任何技巧都可煮的很好吃。

9. 下午茶


吃素的人都知道,一天吃三餐是不夠的,並非營養問題,而是下午時的強烈飢餓感真讓人不爽。
這時允許自己吃比較沒營養的東西, 熱熱的可頌麵包,還有熱的蘋果汁加上肉桂棒。

熱的幸福啊!


10. 韓式蔬菜煎餅


今天做的時候有點小突搥,想吃的菜太多,麵粉調的太少,結果像是鋼筋外露一樣。
反正還是好吃的。

麵粉是在韓國超市買的煎餅粉,蘆筍,泡菜,紅椒,菠菜,蘑菇,總之也是想加什麼加什麼。麵糊要慢慢到入,不然煎到半夜煎餅中間也是不會熟的。


以上是喫菜的十大排行榜。我很滿足目前的飲食生活,只求,只願,回台灣後,鴨血和雞爪,不要出現眼前。

我喫菜啦!

2009年3月14日

告訴我你的夢想

閉關也非全無事可想, 人在義大利的Zoy給了我一個功課,她列著目前的夢想,一二三四五,條條動容。

0.好好照顧自己,清楚並愉悅地活著!

1.找到可以在音樂和肢體方面,一起工作的朋友,組成一個結合藝術,音樂,和靜心,療癒的團體,可以發展表演及課程;

2.和丈夫一起從藥局開始,漸漸發展身心健康工作,朝自然療法(而非傳統西醫)邁進;

3.有一個近阿爾卑斯山,屬於自己的家園,讓朋友家人和有心人士來體驗自然生活,及辦長期的心靈工作坊(十天八天的那種)

4.和媽媽一起經營好中壢的向光之徑,串連更多有心人士一起朝美好充實的生活努力!

5.與丈夫和我們的孩子一起快樂的成長.分享----我們的家庭不是封閉的,而是所有的朋友都可以成為我們的家人。

6.好好發展我歌唱和舞蹈的天賦,可以將我帶到類似像醫院.育幼院.婦女協會.養老院...等公益性的舞台,讓大家知道,身體和聲音是可以更自在地被開啟.享受,並具有療癒力的!

妳呢?

實在感謝遇見這般美麗,不赧於28歲繼續作夢,不吝於繼續跟朋友分享夢的朋友。

大學時讀朱少麟「燕子」裡說:

「長大是一段過濾夢想的旅程,我回想到了十三歲時的氣慨激昂,那些幻想,那些狂想,人生中最美麗的莫過於擁有著千萬種的可能性,而活到此刻,局面像是逐漸凝結的石膏,輪廓慢慢變得清晰,清晰也是好的,只是又帶著淡淡的心酸。

只要一想到,不管在任何一個方面,這輩子我都已經不可能成為萬世巨星。」


那個時候懵懂,不能體會何謂「淡淡心酸」,不能明白「成為萬世巨星」的必要性何在。

一晃眼我也到了石膏凝結的年紀,我還是不同意,但我能理解了。

也許有人會覺得,

妳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傢伙,妳根本沒出過社會,不知道人世的險惡,不知道夢想只是夢想,實際點吧!

如果是這樣,請你空笑夢。

V有個夢想,想要成為時尚編輯,或是擁有自己的服飾店。
J想要有家手工香皂店。
F想要開一家特色民宿。
Y想要成為詩人。

我的夢想是什麼?

P前陣子也問了夢想的事,她覺得自己目前尚無大遠目標,空有熱情不知投注何方。人人在為夢想奔跑,沒夢想好像鎖在起跑點。

妳的夢想是什麼?

我答不出來。

答不出來並非沒有夢想。有的,有的,我有好多。
只是那不是一個選項,一種職業,一組數字化的生活水平模式,或是二元的形容詞。

前些日子讓學生寫了Rokeach Value Survey,請他們選出並解釋五項對他們最重要的價值觀,有一個學生(其實是大多學生)都選了comfortable life,他的理由寫道,選這項價值很明顯阿,誰要受苦?

如果我是他的學生,我想我會怯怯地舉手:「老師,我要。」

如果說我要受苦也不完全屬實,又不是自虐狂,但不是舒適的生活,那不是夢想的選項。

要有錢,要舒服,要結婚,要名留千古,甚至要幫助別人,都不是夢想的選項。

因為,就像學生說的,誰不要呢?只要是二元選項,人類都會選擇+而非-啊!

夢想過著舒適的生活,這個夢想就會變得太過巨大以致於連地球都負荷不了,怎麼樣才會感覺舒適,多少錢,多少房子,幾歲結婚,工作環境,朋友好壞…..沒完沒了中無法感覺幸福的,是一個對上人類慾望無底洞的難以實踐的夢阿。

P,我還是沒回答了妳。

也許妳也看得出,我的夢是走一步算一步的。

也許以社會的觀點叫做“見異思遷”,但不管。

我的夢想就是做好我現在做的事。太煽情了嗎?我改一下。

我的夢想就是做好我現在做的事,並且在這件事中去開發新的趣味。

23歲時,我想去各地遊覽,不管用什麼方式。
25歲時,我想寫一本可以感動我自己的論文,不管要付出什麼代價。
28歲時,我想當一個真的專業的好老師,還沒,但我正在想辦法。

31歲時呢?我不知道, 28歲的夢還沒作完阿!

是這樣的,23歲時想去遊覽,所以膚淺地以為讀華研所是遊覽的途徑,讀了以後才發現人生除了遊覽以外,唸書也是很有意思的,唸書了以後才發現當一個好老師是更難的,夢就這樣無可預料地延續下去。

開心地做好眼前的事,夢想就會一個個接著來啊!亮晶晶地像是葡萄串一樣。

其實還有一個小夢想,但那也是大夢想的附加。

咖啡王子裡,崔社長問恩燦,妳這個人這麼那麼愛管閒事阿,怎麼朋友的事妳都要出頭?

恩燦說:不知社長你知不知道,人與人之間的義氣。

我要我的家人們,朋友們開心地生活,不管是還在尋找著自己的夢也好,在生活中受傷也罷,我不能給你夢,但我至少可以給你看我作夢的樣子,跟你分享你的夢我的夢。28歲,31歲,40,50,60。

2009年3月13日

段譽排毒法

天龍八部裡的段譽,他先服了司空玄的斷腸散、後又為鐘靈的閃電貂所傷,最後誤吞蜈蚣與莽牯朱蛤,產生了所有毒的「抗體」,是我心目中的抗毒英雄。

前陣子身體過敏臉部紅腫口腔潰瘍,吃了西藥完全不好,這次閉關要來好好排一下。閉關前一天去吃了中國菜,拿到的fortune cookie上面寫著:

You will receive a surprising gift very soon.

每次餅乾都是莫名其妙的開示這次到是準了,不過一次來三個,一個包裹是上網買的排毒器具,另一個是泳衣,最後一件的確是禮物,張愛玲的小團圓跟鱈魚香絲和豆乾,還有一盒OK繃。





裡頭之中,只有小團圓納入春令營的活動之一,其餘的先束之高閣(敲敲敲,用不到OK繃吧?)

餅乾上說的禮物也許是給自己安排的這個春令營。

鬧鐘七點半響了,日光節約時間前天結束,身體還在六點半,人生苦短,按下鬧鐘繼續翻阿轉阿到八點半。起床後伸了個大懶腰,興奮地睡意全無。

  • 先到廚房舀了一茶匙的橄欖油,漱口十五分鐘。

一年前開始嘗試喝各式油類,最近看到雷九南博士的介紹,說早上用油漱口可以排毒,長途飛行或工作勞累時也可用此法。


這一個月來歷經了蕁麻疹,臉部過敏和口腔潰瘍,覺得這招用於口腔潰瘍時挺有效的,有意思的是,很累或不舒服的時候,吐出來油的又稠又臭,身體狀況好時,吐出來的倒是挺清澈的(本來想照吐出來的照片,太噁,作罷),這招實在是養生法中最有可能閉著眼睛完成的事,又比吞油來得容易接受,家裡若有橄欖油可試試。




話說既然要排毒就不要用質量太差的,免得越漱毒。有機橄欖油最好符合三個條件:一是Extra Virgin特級橄欖),二是unrefined(未精煉),三是cold-pressed(冷壓萃取),所以不是瓶身上寫Organic就了事,也看過上面寫有機但是是refined的油。


漱完口之後, 就進入今天的重頭戲,為了等它晚了一天閉關。

  • 白土奶(Bentonite clay)排毒,為什麼叫白土奶呢?念念它的英文!這個詞媲美威而剛翻得非常到位,因為它是白色(白灰色)的,是土,而且呈現糊稠狀。


這個東西不囉唆,瓶身就大大給你寫著”Detox”(排毒),白土奶是火山爆發後的火山泥,據稱可以帶走消化系統內,千奇百怪的化學毒素(我的話大概是小時候數以千計的王子麵和紅色鱈魚片)。不知道為什麼第一次看到這東西時,反應是「外星人食物」(感覺是吞隕石)。


閉關之前查了一下資料,發現Amazon已經有好幾本關於Bentonite clay的書,什麼泥土的療癒之類的主題。美國真是個大熔爐,有人吃著漢堡,有人吃著土。


讀萬卷書不如直接以身試法,到iherb訂一罐來研究。



瓶身上寫著一天兩茶匙空腹使用,短期使用者可每隔兩個小時吞一茶匙,我既想無毒一身輕又擔心過頭要送醫,最後決定中庸吃法,打開瓶身倒出第一口,聞起來是有一點土味,看起來是一匙白膠。吃是不吃呢?想著在台北需要排毒的親友,身先士卒吧!一大口吞了進去。


觸感很像咳嗽糖漿,很冰涼地滑入食道,味道就是土阿,吃完以後要喝了一大杯溫開水,然後要整天都要多喝水,毒才會排得快。


收拾一下接著春令營第二個重頭戲泡澡。

  • 早上泡澡並沒有任何根據,純粹只是前天太晚回家還沒洗澡。準備的材料也很豐富:有機死海鹽,蘇打粉,喜歡的純精油口味數瓶,以及有機椰子油一罐。


買死海鹽時要記得買unscented(無香味的),市面上有好多紅橙黃綠藍靛紫顏色的死海鹽,就已經說要排毒了,泡色素香料澡何必呢?要增添香味的話可以準備自己喜歡的純精油口味,這次放了Rosemary(迷迭香)跟薰衣草。蘇打粉的話是看了琉璃光雜誌介紹,可以清除皮膚上的毒素(That’s exactly what I need now),不過當我倒了蘇打粉在浴缸攪拌時,感覺變成了製作餅乾的流程,再加上椰子油後變成椰子餅乾了。


椰子油是好物,去Bali島參觀過椰子工廠,發現椰子油做的產品都好好用,後來吳永志醫生在電視上推廣椰子油的好處之後,大家對於椰子油是飽和脂肪的壞印象也就消除了,來到美國才發現,椰子油廣為流行,像我買的這瓶上面就寫:Better than butter,記得椰子工廠的導覽曾說,東南亞女性頭髮烏黑亮麗,皮膚亮澤,身材纖細的法寶就是椰子油內服外用阿。


當然商人的話聽一半就行了,自己親身感受到椰子油的好處是因為臉部過敏,然後開始乾裂,像蛇皮換膚一樣,擦任何保養品都起疹子,不擦卻又疼得受不了,眼看臉腫得跟豬頭一樣,情急之下拿椰子油擦臉, 過了一兩天之後就不再脫皮了,後來又擦了一兩天的橄欖油(更滋潤),臉就完全恢復正常了。



春令營的第三重頭戲是禁語,沒想到一早上就破了功,泡完澡後,心情愉悅聞起來像塊椰子蛋糕,打算來閱讀從有機店拿來的雜誌,手伸到袋子裡卻摸到壓爛的香蕉,”Shit”脫口而出


下午又有人按門鈴,原來是鄰居拿來寄錯的包裹給我,簡單地跟她道了謝,完全無閒聊意思急急關上門。


今天只說了兩句話,一句是Shit,另一句是Thanks。好像人生大抵也就這兩句話,一葉知秋嗎?

2009年3月9日

春令營

七天的春假,愜意的旅行,熱淚盈框的幾部電影,和朋友的小聚,拼個兩份論文,是可供消遣的假期慣例。

春假前個星期,突然渴望在家閉關幾天。

閉關做什麼呢?

打禪七?斷食?寫研討會論文?讀閒書?

想了想,決定,什麼都不要做。

從會說話之後,第一次可以這麼理直氣壯心安理得興高采烈地說出這句話。

練習曲中東明相說的「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

我稍微改成「現在不做「『什麼都不做』,也許一輩子都不會做了」。

趁天時(春假)地利(樹林)人和(沒有人),內心愜意的旅行,觀看頭腦裡熱淚盈框的幾部電影,以及與自己小聚。

並不想美化它,不是靜心洗滌,沒有師父旁側的開示,也沒有早課晚課,更沒預期要成為好人聖人仙人。

只是要參加 "遠離電磁波‧閉嘴‧吃好睡好運動好‧春令營"

構思清楚之後,開始上網購買閉關需要的"吃好睡好運動好"產品,

至於遠離電磁波不用花錢,只要不上網,不講電話,就可以達成讓眼睛嘴巴好好休息的狀態。

閉關也就不用化妝,不用戴隱形眼鏡,盡情做個野人。

在辦公室打了個電話給家人之後,把手機,電腦關了。

參加春令營去了。

2009年3月7日

治療系句型

今天,上到「雖然.......,但是至少.........」句型,我說,用這句話來 appreciate我們的生活吧!


Y
說:雖然美國的經濟不好,但是至少沒有其他國家那麼差。

轟堂笑了。

Z
說:雖然老師個子很小,但是至少聲音很大。

轟堂大笑了。

M
說:雖然我的政治學老師很討厭,但是至少他很聰明。

翻過去了。

R
說:雖然我考試考得不好,但是至少我睡得很好。

笑中已經帶了些淚。


結束後,大家都覺得這是頗撫慰人心的練習,是屬於「治療系」句型。

倘若埋怨與生氣時,能來做「雖然.......,但是至少..........」句型,是溫暖的轉移焦點練習。

在這個什麼都有的時代,人們苦惱的已經不是奮力的激情或是不自由毋寧死的偉大口號。動感的勁歌熱舞,華麗的長篇詩作,比不上一句誠實有力量的話語。治療系的年代,是小開心,小感動,小純真,我們真正的生活,一成不變中的小狂想。簡單,就是力量。

陳綺貞寫「失敗者的飛翔」時,說:「在充滿生存議題的城市,在電腦螢幕前的孤單感受,不管是成長或是戰鬥,我們總有覺得自己失敗的時刻。」


在一片荒涼的景像之中
我卻覺得晴朗
讓我為你飛翔 在你殘破的天空之上
當我聽你說話 給我肩並肩的擁抱



下雪的冬夜,生病的虛弱,欲訴無人能懂的悵然時,這首歌讓我溫暖了起來。是生薑級治療系的歌。換成治療系句型就是,「雖然妳失敗了,但我還是關心//在乎妳」,我們老需要別人對我們毫無條件的愛,我們能不能做到對別人毫無條件的支持呢?


其他還有蘇打綠的「陪我歌唱」很適合思念一個人的時候聽,張懸的「兒歌」則可以治療在業界你爭我奪對人性產生的不信任感。


而治療系的戲劇,我最尊崇的就是「我叫金三順」,換成治療系句型就是:



「雖然我很胖/不好看/倒楣/名字很菜市場/不聰明/不完美,但是至少我是真心的/努力的」



我著迷三順於劇中溫柔的自言自語,比方說當三順被指派去做前男友的結婚蛋糕時,她說了:

有一天身子問心說:

"
我要是痛了,醫生會給我治,

你痛了,誰來給你治阿?"

於是心說,"我只能自己給自己治。"

也許就因為這樣,

每個人都有一個治療自己心中傷痛的方法。

喝酒,

唱歌,

發火,

或哭或笑,

跟朋友訴苦,

去旅行,

跑馬拉松,

最差的方法是逃避這種心痛。



而整齣劇裡最強力的治療句至今成了名言:


跳舞吧,像沒有人欣賞一樣

唱歌吧,像沒有任何人聆聽一樣

工作吧,像不需要錢一樣

去愛吧,就像不曾受過傷一樣

生活吧,像今天是末日一樣



不管遇到什麼困難,活著就是最美好的事,這就是治療系要傳達的訊息,也許心理諮商師的背後應該掛著這幾句簡單的話語,或者,也可試試「治療系句型」。




(辦公室小物:治療系磁鐵)




(辦公室小物:治療系鉛筆) (治療中)




(辦公室小物:治療系海報「你今天看起來怎麼樣」)


同場加映:

(治療系信仰)



(治療系日曆)

2009年3月5日

修道者


(山西大同雲岡石窟,July,06)


隨身地, 一盞靜謐佛號;

跳躍著, 撫慰的光澤;

勤拂拭了, 休休不止的投訴;

幸好,他是得道的。


隨行地, 匍匐千重的枷鎖;

軟禁著, 一鼓作氣的恐慌;

未放下了, 嗔痴參差的過程前往;

你看,你是受苦的。


受印了彼的晉升, 加冕了此的慈悲,

你困惑華麗的膜拜有他倫比的指引,

他憤於遠方喧囂的舞是你殘敗的失策,

觀音在這場明滅中, 淌下 一滴嘆息。

2009年3月1日

元兇

一天晚上,突然全身僵直,接下來身體開始浮出莫名紅點,等到感覺癢時,全身已被紅疹攻佔。

那天夜裡,就像有萬隻螞蟻在皮膚下鑽洞,一夜未能閤眼。

隔天,我戴著又厚又黑的眼袋去上課。勉強撐到黑夜到來,情況依舊。兩天之後,真受不了地吞下第一顆從台灣帶來的蕁麻疹藥。

可以一夜好眠了吧?? 我安心地躺下。

五更,驚醒,再度被紅疹攻擊。

隔天最慘的事發生了,蕁麻疹藥沒治好的疹子,反而加速了我的疲憊。上課到一半,睡意排山倒海而來,剎時,我感覺已經置身床上。「老師?」「老師?」「老師?」「啥?」

我竟然上課說話說到一半睡著了。

回家之後我趕緊把藥藏回櫃子裡,吃不得了。我潛心檢討,飲食,衛生,還是生病了?

從那天起只吃水果,蔬菜的話也只燙過水,棉被和枕頭套洗了兩次又曝曬兩天。

幾天後好像(心理)稍微好了點,我止不住的疲倦拖著腳步去上瑜珈課。

瑜珈老師看到我,隨口問了,「妳好嗎?」

我難過的說:我很好,只是很多天沒睡了。

接下來我把情況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她,我滿腹委屈,我自覺沒做什麼壞事,吃的東西比羊還清淡,人心也不差,為什麼我得到麻疹?

老師安慰我,可能是妳碰到什麼不乾淨的東西吧?

我跟老師說,我是從台灣來的,不是無菌室長大的孩子,我就算掉到水溝裡也不會起疹子。

正當我跟老師琢磨麻疹的原因時,另一位同學進來了,「妳好嗎?」老師問。

「不太好,我最近沒睡好」

「妳跟小王一樣也被麻疹攻擊嗎?」老師開玩笑地問

同學大驚:妳怎麼知道?我每年春天的時候就會過敏.............

什麼?原來,原來是這樣阿!我心真不甘,明明天氣還料峭,這折煞人的春天在哪?

一日,散步回家。一種春天的顏色被側眼掃過。

原來,春天的腳步早就踏上,天氣預報不知道,我的頭腦不知道,但我的感官知道,還有這幾株該死的美麗小花也知道。它就是讓我無法成眠的元兇阿。


(為什麼妳是含苞而我是麻疹?)

(這麼冷的天還開,凍死妳!)


後記:昨天夜裡下了場小雪,今天路過時想探探這些花兒的狀況,果然瑟瑟發抖,韓文裡有個說法叫做「嫉花冷」,意思是春天花開之後會再有一次酷寒的天氣,那是因為上天嫉妒花開得如此美麗啊!!





(寥賴的兩把椅子)